黟县话(yixianhua),是徽州的一种重要方言,是主要分布于黄山市黟县的方言,在2007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大家对黟县应该不陌生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西递宏村用它宽广的臂膀欢迎着四海宾朋。就像全国各地的许多方言一样,黟县话也有着她独特,原始的魅力。
安徽十大最难懂方言榜单出炉,黄山多次中枪......“日头下散着(太阳下去了)……”“渠讲马上就走个,什样个半日着还是家里?(他说马上就走,已经半天了怎么还在家里?)……”听不懂?
好吧,那要开始怀疑你是不是安徽人了。不过确实,安徽的很多方言确实是很难懂,为啥咧?安徽方言包括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赣语,吴语以及徽语。有些真的是很难懂的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于方言和家乡的热爱。尤其是在外地听到方言,就“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了有木有!
PS:本次安徽十大难懂方言排名以县为单位,存在并列现象,共有十四个县的方言入选
无为话虽然属于江淮官话,但由于其靠近宣吴,难免受其影响。再加上无为地处长江之滨,交通便利,各种方言容易渗透,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言。
外地人想要听懂无为话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其作为江淮官话洪巢片的唯一代表进入了安徽十大最难懂方言。但由于安徽方言复杂,非官话的县市众多,其方言都应较以官话为底子的无为方言难懂。所以将无为话排在十大最难懂方言第十位。
方言带有浓重的赣语色彩,难度也较江淮官话洪巢片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其仍属于官话,所以其难懂程度应该低于赣语、吴语以及徽语,排名也应在其之后。
选择东至话与宿松话入选,一是由于宿松离江淮官话区较远,受江淮官话影响较小。二是由于东至方言较为复杂,除赣语外,还有一些徽语分布。
宣吴是吴语的一个重要分支,保留了很多古音元素,与官话差异很大。而且太平,泾县,石台境内的语言分布也十分复杂,与徽州各县一样,存在五里不同音的现象,其土语也会让外地人感到震惊。
由于其地处山区,当地徽语仍很强势,吴语的“淮化”也不如其他宣吴各县严重,所以其难懂程度应在赣语各县以及宣吴各县之前。但由于境内有江淮官话点分布,所以排名应在纯徽语区各县之后。
祁门方言词缀带“子”之类的不多见,但带词缀“啦”的合成词,如鸡啦(鸡)、妹啦(妹妹)之类比比皆是。此外,尚有不少常用语与普通话前后语素倒置,如公鸡、母鸡叫鸡公、鸡母,热闹讲成闹热等等。
祁门方言虽然受赣语影响较大,但仍然是徽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实际上,土著的祁门方言难懂程度丝毫不亚于徽州其他各县。但是,祁门方言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县城甚至达到了濒危的边缘。
祁门方言是祁门文化的根,方言的流失也就意味着文化的消亡。希望祁门人都够重视方言保护,保留住我们安徽丰富多彩的方言。
绩溪方言内部分为岭南话与岭北话,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岭北话柔和,被誉为徽语中的苏州话,岭南话则相对大气磅礴,其内部差异也较岭北话小。
而随着绩溪知名度的日渐增强,绩溪话也逐渐被人所知,其难度也折服了不少外地人。2009年,欢乐中国行来到宣城,在一个方言娱乐节目中,绩溪话就作为宣城最难懂方言最后一个出场,让主持人董卿和歌星王力宏深深震撼。
属徽语绩歙片,使用区域大致为原徽州地区歙县全部以及绩溪县的一部分。歙县是原徽州府府治所在地,故其方言也能很好的代表徽语。
歙县方言内部差异很大,可谓是每个村都有其自身的语言魅力。歙县方言不仅仅外地人听不懂,当地人也难以理解。所以其难懂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黟县方言有很多特点,一种是,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原句的意思。诸如:黟县方言管太阳叫“热头”, 而另一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外人根本不知原句的意思,如黟县方言称撒娇为“为奇”。
之所以将休宁方言力压徽语的其他方言排在安徽十大最难懂方言第一位,是因为休宁方言不仅在徽语中使用人口众多,而且其分支屯溪话还是徽语的代表性方言,并且屯溪又是黄山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休宁不仅将徽州方言的神秘与复杂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是向外界展现徽州方言魅力的第一窗口!
其实!榜单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深爱着大安徽,深爱着我们家乡的语言,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份熟悉的亲切。内容来源:新安晚报
注:黟县话中像“不”、“他”、“来”、“去”、“爱”、“么”等字,其后的韵母有独特的发音,用拼音无法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