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方言大全网 >> 方言小品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普通方言小品 90后北京小伙在武汉说…
普通方言小品 “出彩青春”引领青年…
普通方言小品 让新农村越来越好
普通方言小品 武汉方言版小品相声
普通方言小品 四川纳溪:分享家风故…
普通方言小品 四川方言搞笑喜剧小品…
普通方言小品 四川方言版喜剧小品《…
普通方言小品 四川方言版喜剧小品《…
普通方言小品 四川方言喜剧小品《三…
普通方言小品 春晚小品预测《灵活就…
普通方言小品 小品之王陈佩斯:状告…
普通方言小品 《易见》第6期:陈佩斯
普通方言小品 影帝VS小品王范伟和赵…
普通方言小品 一代春晚笑星遗产留给…
普通方言小品 湖南卫视春晚网友吐槽…
普通方言小品 她不配演槿汐姑姑! 网…
普通方言小品 剧本台词丨金霏陈曦《…
普通方言小品 朱时茂在春晚上的失误…
普通方言小品 【儿童剧】儿童剧剧本…
普通方言小品 青海胡汉三《老不正经…
普通方言小品 青海胡汉三经典小品《…
普通方言小品 胡汉三没回来听说他去…
普通方言小品 青海孩子们课间跳起潮…
普通方言小品 再也回不来的“胡汉三…
普通方言小品 一张小学生文言文请假…
普通方言小品 马苏你还能任性多久?
普通方言小品 简短搞笑的小品剧本小…
普通方言小品 马宁请解释!中超裁判…
普通方言小品 陈佩斯的勤奋把自己逼…
普通方言小品 颜集镇中心小学课本剧…
普通方言小品 小学生励志小品《我们…
普通方言小品 幼儿园小品《昨天今天…
普通方言小品 小品剧本2-《夏洛特烦…
普通方言小品 宋小宝领衔 欢乐小品喜…
普通方言小品 搞笑视频 搞笑四川方言…
普通方言小品 梅婷终于拿到了安嘉和…
普通方言小品 红花郎《川渝春晚》定…
普通方言小品 《2023川渝春节联欢晚…
普通方言小品 搞笑方言小品:四川方…
普通方言小品 剧本台词丨小品《奋斗…
  90后北京小伙在武汉说相声:南北相声有差异让武汉人发笑有秘诀           ★★★
90后北京小伙在武汉说相声:南北相声有差异让武汉人发笑有秘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8 5:50:33

  为了让武汉人笑,北京人周漂亮在武汉呆了近10年。除了练好口齿、贯口、绕口令、说学逗唱等基本功之外,他学习武汉方言,研究武汉人喜欢什么,关注什么。他还做过公司年会小品的编剧,由此了解了五六十个行业,每周写作一个新段子。钟豪则创办了“左邻右社”,带领一众相声演员,率先用武汉话讲相声。

  北京人周漂亮在相声熏陶里长大,在武汉上大学时,偶然发现武汉也有相声社团,便加入其中;恩施人钟豪年长三岁,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但却不太喜欢,直到接触到相声。尽管都不是本地人,但两人因为相声在武汉结缘。

  对于钟豪来说,留在武汉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做相声。毕业后,身边不少学习市场营销的同学去了北上广,也有相声演员希望去京津,但钟豪认为学习相声是持久之功,需要跟着一个老师长久地学习,慢慢地体悟。有的演员愿意到处闯到处跑,有的演员愿意在一个地方把自己这件事情琢磨明白,他是后者。

  而对于北京人周漂亮来说,这里的人是最割舍不下的。在武汉上学期间,北京人周漂亮经常与钟豪“到处玩”,因此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怀旧和武汉这座城市有不一样的感情,最终两人决定,留在武汉说相声。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懒,不愿意挪窝”。

  2021年7月,两人一拍即合,留在武汉做起了新汉派相声“左邻右社”,与其他相声演员一同开创了新汉派相声。截至发稿,其抖音号“左邻右社相声大会”已吸引粉丝3.9万,一些节目片段的小视频下有上千条网友留言。

  有人担心,武汉人不听相声。但每次演出,周漂亮都能感受到武汉观众的热情。有时候,台上关于相声的一些包袱抛出来,台下的观众还能接下去。

  “我现在逢年过节都不想回北京”,周漂亮说,“我现在只能干这个对吧?而且我也喜欢这个,以后就会留在武汉说相声,给大伙好好带来精彩的作品。”

  “因为这个武汉话呀,我们也要捡起来。很多人不会讲武汉话,武汉人跟武汉人打招呼,都开始讲普通话了啊。一见面都是:你好,你到哪里克(去)啊。”

  这是左邻右社90后相声演员马源讲的一个武汉段子,不少武汉人获得了共鸣。有观众评论:“根不能丢,普通话任何时候都能学,把根丢了那就真是弯管子武汉人了。”

  段子背后,是武汉本土相声的真实处境。钟豪介绍,曾经武汉产生过汉派相声。武汉因其码头众多,四海八方商贾集散,使得各种文化在这里聚集,造就了武汉文化极强的包容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一辈的演员将相声传到了武汉,在武汉生根发芽,七八十年代,武汉相声进入繁荣期。在钟豪看来,此后汉派相声陷入了长时间的空白,三四十年间,武汉本土的相声几近消失。“基本上像20、30(年纪的)这一拨人,可能打小就没在本土听过相声”。钟豪眼见着老一批的相声演员老去,原来听相声的观众逐渐中年化,怎么让现在的年轻人还喜欢相声?“不还是得靠我们年轻人去把这个东西再推广,让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吗?”对此,钟豪的答案是创立“左邻右社”,讲武汉人自己的相声——“新汉派相声”。

  但北方来的相声也会有水土不服的时候。比如,“坎肩”作为北方用语,对应普通话里的“背心”,但同样的段子在面对武汉观众时,对方不理解“坎肩”的意义,也就无法发笑。面对这样的文化差异,方言成为相声演员的必修课。来自北方的周漂亮经常向身边的湖北朋友请教湖北话和武汉方言。虽然大多数时候周漂亮在台上还是用普通话,但在武汉生活的这些年他也会说一些地道的武汉话表达。此外,他还做过公司年会小品的编剧,借此了解武汉五六十个行业的人。

  讲到如何逗乐武汉人,钟豪总结了三个秘诀。“第一,立足武汉,一定一定要抓住我们当地人的胃口;第二,把基本功打得扎实一些,能够走得更远一些;第三,多出新东西。在相声界,这几句话很落地的,只要把它做到了以后,不会差”。

  “相声永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东西,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年头每一个地方都会有属于它的相声。”钟豪说,“左邻右社”现在做到能让150人都乐,接下来的目标是希望再上一个台阶,让300人、500人乃至1500人都乐,直至让武汉相声“慢慢的扎下根来”。

方言小品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方言小品:

  • 下一个方言小品: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方言大全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