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方言大全网 >> 方言小品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普通方言小品 娱乐圈真相有多残酷?…
普通方言小品 知道了宋丹丹当年有多…
普通方言小品 “湘西讽刺哥”大兵拿…
普通方言小品 他曾是知名相声演员走…
普通方言小品 相声《学说普通话》普…
普通方言小品 这5位小品演员的“消失…
普通方言小品 七人本剧本推荐 七人本…
普通方言小品 小品皇后高秀敏意外猝…
普通方言小品 会舞蹈不得了她俩的大…
普通方言小品 剧本台词丨李羽虤小品…
普通方言小品 爆笑小学生小学生演小…
普通方言小品 金巧巧、保剑锋 秀青海…
普通方言小品 最新青海方言小品 搞笑
普通方言小品 【搞笑大全】爆笑小品…
普通方言小品 大宝哥《难忘金银滩》…
普通方言小品 方言喜剧《非诚勿扰》…
普通方言小品 【国之瑰宝】汉味喜剧…
普通方言小品 湖北《影响力人物》 之…
普通方言小品 《快活林》 20130423 …
普通方言小品 田克兢、陆鸣2021年方…
普通方言小品 汪涵节目现场怒怼嘉宾…
普通方言小品 汪涵被曝在节目中怼嘉…
普通方言小品 汪涵20年名嘴养成记!
普通方言小品 汪涵被曝录节目怼嘉宾…
普通方言小品 汪涵新节目传承红色基…
普通方言小品 史上最搞笑小品笑死人…
普通方言小品 剧本台词丨小品《谁动…
普通方言小品 剧本台词丨高海龙崔大…
普通方言小品 剧本台词丨组团儿上春…
普通方言小品 幽默微视频剧本《乡村…
普通方言小品 失去至亲伤心至极患重…
普通方言小品 适合学生表演的单口相…
普通方言小品 雅方咨询教育谈叛逆的…
普通方言小品 《超能一家人》:也是…
普通方言小品 老面孔退出新一代能力…
普通方言小品 周而复始勤耕耘艺林长…
普通方言小品 小品之王陈佩斯靠一碗…
普通方言小品 欢乐喜剧人十大经典小…
普通方言小品 今年春晚有沈腾马丽吗…
普通方言小品 2022年辽宁春晚小品集…
  娱乐圈真相有多残酷?章子怡班长无戏可演郑爽的师兄年入3万           ★★★
娱乐圈真相有多残酷?章子怡班长无戏可演郑爽的师兄年入3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3 1:37:05

  罗翔老师不止一次教育过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剧本,我们这一生,只能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另一位搞手机的罗老师也说过,人这一生啊,能让你自己能决定的事,其实是很少的。对于常年跟剧本打交道的演员而言,他们大多数人对这件事,一定都有很深刻的生命体验。

  纵观整个娱乐圈,众所周知,咱们姜文姜老师拿到的人生剧本,大概属于最牛逼的那一款。他在中学时认识了英达,在英达怂恿下考上中戏。毕业后,被分到青年艺术剧院,被电视剧《末代皇帝》剧组看上了,打算让他演溥仪。

  虽然这个角色最终给了陈道明。他却因祸得福,演了电影《末代皇后》里的溥仪,一步就跨入电影圈。而电影,比电视剧还早上映一年。

  赶上80年代末,文学、文艺片大爆发,姜文演了老谋子的《红高粱》和谢飞的《本命年》,紧接着是田壮壮的《大太监李莲英》。24岁时,他就靠《芙蓉镇》拿到百花奖最佳男主,连续两年提名金鸡奖最佳男主。虽然姜文没在国际三大上拿过影帝,但在国内,实属一线,说是巨星也不为过。

  在演员这条路上,姜文可谓少年得志、顺风顺水。一路上遇到的导演,全是我国影史上叫得出名号的。等到30岁,他又在刘晓庆不遗余力的帮助下,成功拍出了《阳灿》,把导演才华热热乎乎地端到了世人面前。

  做演员,姜文没遇到什么坎坷。当导演,他又靠才华和人格魅力,顺利征服了一大票投资人和万千影迷。他拍电影老超支,却总有人愿意砸钱。姜文这前半生,不但名利来得快,世人给予的仰望,来得也快。名角色,他留下了,名作,他也拍成了。最后粉丝还给他安了个标签,叫牛逼。

  黄磊老师的剧本,虽不及姜文那么完美,但放在影视圈里,也算得上珍本。他没赶上第五代爆发和文艺潮,但运气实在太好,20多岁就做了偶像。

  黄磊父亲黄小立是中戏毕业的,毕业后去了中央实验话剧院。由于历史原因,被打回原籍,下放江苏。1978年,黄磊才跟着父亲回京。他本是个理科胚子,听从父亲建议报了北电。他报考那年,陈凯歌去北电挑《边走边唱》的男主。找了一大圈,没挑到合适的,就把报考学生照片拿出来翻。

  这一翻,翻到黄磊。看到他一双大眼睛,就定下了他。北电当时还没出通知书。但陈导既然用了他,学校方面就直接录取算了。

  在凯歌指导下,黄磊稀里糊涂把电影拍完了。回学校上了几年学,也没想着要当大明星。他崇拜自己老师,直接报了研究生,打算毕业后,把一腔热血交给三尺讲台。结果就在那时,张国荣拍了《霸王别姬》,在看凯歌以往作品时,看到了黄磊。于是把黄磊给推荐到了《夜半歌声》剧组。

  当时的黄老师,满腔文艺,帅气逼人。《夜半歌声》上映后,张小燕看他形象好,就推荐给了老公彭国华。彭国华来头也不是很大,仅仅是“飞碟唱片”的创始人,后来又创立“丰华”。黄磊也不知道他来头大,拉着好基友高晓松跟彭先生喝了一顿大酒,就签了唱片约。就这么成了内地最早被包装的男偶像。

  唱片没出几张,黄磊在北京,给丰华做了一个音乐电台。结果他的声音又被徐立功听到了。徐先生来头也不是很大,是李安《饮食男女》的制片人。他找到黄磊,一看这形象太好了,就邀他演《人间四月天》里的徐志摩。这部片子宣传时,台上的人比台下的还多。结果一播,火爆全台湾。

  追根究底,是报考北电时那张黑白照片,吸引了陈凯歌的目光。日后各个角色,都是这张照片带来的连锁反应。这等运气,羡煞旁人。

  不过自导自演完《天一生水》后,黄磊沉寂了一段时间。那时民国戏不吃香了,文青也没人看了。同时察觉到这一点的赵宝刚,转型拍都市男人戏,想起他来。黄磊一去,又顺利转型,演起了男人帮、家庭剧。再后来,《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真人秀来了,黄老师又赶上了这一波。

  在演戏、出名这件事上,黄磊自年轻时,就没发过愁。只是他不像姜老师那么才华横溢、霸气外露,一直没能转型成一个成功导演。导演没转成,但人家做戏剧节、搞生活综艺、开黄小厨,一样做得风生水起。黄老师虽然没能成为什么时代巨星,但长期身处一线。每个节点,都算踩对了。

  黄磊给自己算过,其实他演戏不多。民国戏,就那几部,之后的都市喜剧、家庭剧,也就那几部。但在每个时期,在广大观众的心中,他都留下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每个类型戏,都让他火了一把。

  跟黄小立一样,廖凡的父亲廖丙炎,也是搞话剧的。廖凡从上戏毕业后,去的还不是别的单位,正好是黄小立所在的中央实验话剧院。

  廖凡演戏演得挺早。毕业没多久,就跟李亚鹏演过滕文骥的电视剧《北京深秋的日子》。张一白看了他那气质,在拍《将爱情进行到底》时,又专门约他到三里屯喝咖啡,请他演雨森。当时他跑组、试戏,成功率很高。因为长得特别,放在剧里,能当一味佐料。但问题是,也仅限于佐料。

  同班同学李冰冰、任泉都主演并走红时,廖凡频频在各种戏里露脸。戏也不是烂戏,什么《像雾像雨又像风》《别了,温哥华》,都是赵宝刚的大戏。但观众看完没什么深刻印象,甚至名字也记不住,只知道是个“铁绿配”。

  演电影也一样。《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建党伟业》,这都是叫得响名号的高票房。但廖凡所扮演的角色,也还是属于佐料款。

  主演,十多年里,他就当了两回。刘奋斗导演的《绿帽子》和《一把海水一半火焰》,都没能上映。即便上映了,这种独立气息浓厚题材小众的片子,也很难让廖凡跻身一线。他大概率还处于“有人知道但不红”的状态。

  自出道以来,廖凡演过各种大制作里各种角色,但在观众眼中,面目模糊。刘奋斗把症结归于廖凡的脸,小生不像小生,丑角不像丑角,一直模棱两可,什么都能演,但演完不容易叫人记住。跟他一起演《将爱》的李亚鹏出来了,他不为人知,跟他一起演《像雾像雨又像风》的陈坤出来了,他依然绿配。

  从艺十七年里,廖凡的戏没断过,但也没有高光时刻。估计这也是大多数二、三线演员的从艺剧本,有戏拍,有角色,但仅限于此。

  以前他的微博粉丝,一年涨不了一万。拿奖后,24小时就破万了。虽然对红与不红,廖凡本人不在乎,只要有戏演就够了。但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是,他在这一行里拿到的剧本,就不像黄磊那么幸运。要不是最后这个影帝,廖凡可能还一直在各种戏里露脸,没办法去挑《邪不压正》的大梁。

  相比于廖凡的“戏红人不红”“是个熟脸儿”,另一位柏林影帝,声名更惨淡些。如果说廖凡拿影帝,观众们的反应是:

  廖凡拿影帝的《白日焰火》里,王景春客串过洗衣店老板。在那之前,他已经拿到东京电影节影帝了,但这事儿没多少人知道。王景春和廖凡是好基友,两人还搞了个“春凡艺术院线”,知道这件事的人也不多。

  王景春他爸不是搞艺术的。上学时,他也没想过要做演员。中考后,他就进化工技校学铆焊。19岁毕业时,成了5级焊工。然后又去百货大楼童鞋部当起了售货员,慢慢做到了业务经理。接触演戏,纯属偶然。当时北电毕业的郎辰在艺术团挑演员,他去看热闹,几个演员表演的都不行,他演了一段,被郎辰看上了。对方鼓励他去考演员,并愿意指导他表演。

  王景春去考上戏时,已经超龄了。但老师看他大老远来,就破例给了资格。考试时让表演动物,其他人满地跑,他爬到后面高高架起的椅子上,演了一只鹰。然后,他顺利成为了陆毅的同班同学。还是班长。

  从做演员的角度来看,廖凡长得是有特质,王景春则可以说是长得丑了。这也就限制了他的演员路。帅哥美女们毕业后,直接拍戏,他先去了上影。这是他用优秀的在校成绩换来的。在上海待了三四年,廖凡撺掇他去北京发展。

  2005年前后,内地偶像兴起,俊男美女们更好接戏了。王景春到处跑组,甚至怀疑过自己的长相,能否有个好未来。那时期,他演过《都市男女》客串过《粉红女郎》,都是谋生。直到2007年,遇到导演周伟,两人开始了长达10年的数字电影合作。那些电影,统统无法上院线,只在电影频道播。成本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划给王景春的片酬,只有几万块。

  但这10年里,只要有戏演,王景春就感到满足。他一直用职业心态对待此事,把自己从配角演成了主角。演《不许抢劫》时,他一个月没刷牙洗脸,扮演一个农民工。演《无法结局》时,他在家里贴满了案发现场照,包括碎尸、爆炸,他就睡在那个房间里。但对于当时被中国大片卷到电影院去的广大观众而言,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叫王景春的演员。

  出道十来年,他才在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里演了个没台词的角色,然后在许鞍华、李仁港、刘伟强等人的片里打酱油。他靠《警察日记》拿下东京影帝时,并没掀起波澜。如果没有《地久天长》拿下柏林影帝,跟咏梅一起冲上娱乐,影帝王景春可能还得在一些大导的片中,演没辨识度的配角。

  廖凡演配角,你还能记得他。但有几人记得王景春在《影》里,和王千源搭过戏?

  《地久天长》里,还有个叫赵燕国彰的演员。提起这个名字,知道的观众估计更少。但要是提起“张世豪”,不少人应该就有印象了。

  赵燕国彰是北电88级的。许晴、蒋雯丽,这都是他同学。赵燕国彰本来在县剧团工作,他不甘沦落,立志出人头地,疯狂读书,20岁到了保定文工团。去北京进修时,赵燕国发现北京是个好地方,但不知道如何留下。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表演老师林洪桐,然后变成了北影的学生。

  他是班长,成绩也不错,但形象不突出。那个年代,流行王志文那款的。老师觉得这会妨碍他的戏路,演不了主角。果然毕业后,赵燕国彰很久接不到戏,吃苦受穷。他跑了很多地方,干些零碎表演维生,抱负难以施展。直到1998年,他去西藏拍了个没啥名气的片子,被台湾导演叶鸿伟看中。

  演《插翅难逃》时,为了表现张世豪,赵燕国彰一直处在人物状态里,整天把自己搞得恶狠狠的,上街时连看警察的眼神都不对劲,屡次被警察拦下来质问。虽然他觉得这部戏谈不上“艺术造诣”,但剧火了。那年代,还没什么剧是以悍匪为主角的。一播出,炸了。他一上街,大家都叫他“豪哥”。

  此后,在演艺道路的人生剧本上,赵燕国彰就再也没有高光时刻。他拍过一部叫《恰同学少年》的电影,屡次遭遇撤资,拍拍停停,好几年才上映。结果又赶上非典爆发,发行方给拷成DVD,打上“禁欲片”标签给卖了。气得他把对方告上了法庭。而后,《插翅难逃》这一类电视剧不能拍了。他又少了一条戏路。2011年他想拍电影《插翅难逃之变脸》,砸几百万进去,结果不过审。

  这期间,他还拍过一部《正·青春》,讲三陪女的故事,女主角还是王子文,评分不行,票房自然也扑街。在“张世豪”这个角色之后,无论是演戏还是导演,赵燕国彰都没留下什么色彩。观众早也把他遗忘了。

  赵燕国彰不甘心,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遇到王小帅后,他一分钱没要,出演了他制片的《大象席地而坐》。后来就参演了《地久天长》。每次去电影节,赵燕国彰会穿一身白西服,很惹人注意。王导觉得这是他欲望的化身。

  但不甘心,也没办法。因为投拍电影,他砸了不少钱。之后为了生计,不得不接一些烂角色,跑一些不愿去的商演。为了缓解经济问题,甚至去酒吧表演过。曾经有煤老板找他演戏,后来制片人一盘算说:

  在命运之手的捉弄下,赵燕国彰红过,又变成一个不太出名的演员。而有的人不同,他红过后,主动后退。这一退,就是长久沉寂。

  周一围是在《当代歌坛》上看到北影辅导班的广告的。他在北影高职班念书时,正赶上赵薇爆红,不过老师箍得紧,把他和同学摁在了学校里。毕业后,周一围有一年左右都没能演上戏。他去配音、主持、给企业年会演出,剩下的时间拿来跑组,见了所有招演员的剧组,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这期间,他还被选角导演各种“语言羞辱”。不但不用他,还说他这种一看就是演不上戏的,嘴巴长得像一根香肠,谁会用你啊?

  有一次见组,为了省下饭钱,周一围走了整整13公里。实在扛不住的时候,他只能靠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来鼓励自己。

  2002年,为了给自己创造机会,周一围不顾外界流言,参加湖南卫视第二届金鹰新秀大赛,只想搏得一个机会。结果冠军让上戏的同学拿走了。无奈之下,为了暂时的生计,他只能接受老师的邀请,回北影当了助教,教台词。

  没想到一年后,周一围被海岩瞧上,演了海岩剧《深牢大狱》。那年头演海岩剧的男主,就跟当年演琼瑶剧女主一样,剧还没播,各方面关注就来了。

  剧一播出,周一围很快有了热度。好多戏都来找他。于是趁这个机会,他希望拓展自己表演的维度,只演有表达欲的戏。

  没抓住红的机会跟着潮流往上蹿,演的戏叫好不叫座,慢慢就没人找他了。再等到他想演,演的都是一些不容易叫人记住的配角。之后十年里,他就处在一种有戏演但没人知道的状态。直到郭京飞逼着他去《演员的诞生》。

  在《演员》上大放光彩后,观众们才把他之前的戏扒出来看,发现他居然演了十几年戏,除了《绣春刀》里的丁修,却一直没怎么被关注。

  那之前,周一围还接过《创业时代》和《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因为当了爸爸,必须赚奶粉钱。当时他觉得,是不是跟流量演员一起演戏,自己就能被更多导演看见,得到更多的机会?后来他也明白了,不妥协不行。

  当初跟着周一围走了13公里去见组的那个人,就是张颂文。那个导演说周一围是香肠嘴,然后指着张颂文说,看见没有,这种属于侏儒。

  张颂文工作很早,入行却很晚。他16岁开始打工,装过空调,当过酒店服务员,最后做了导游,成了“广东省金牌导游”。电影是他的业余爱好。结果有次一个游客问他,一生有没有什么梦想,他说想当导演。当天就辞职去了北京。那一届北影不招导演,他成了周一围的同学。

  25岁才入学,外形不优秀,说话还有口音。张颂文只好勤奋。含着石子学说普通话,四个学期,每天风雨无阻地去练晨功。尽管如此,毕业后,他见了全北京的剧组,没人要他。周一围得到机会后,跟导演推荐他,人家也不要。

  张颂文对于演戏的欲望很强,但只能业余时间跑龙套。一年下来,在北京这个地方,他只能赚几万块。最少的时候,才3万。

  2009年,实在没办法,把房子租到了郊区。一天晚上,北京气温骤降,水管冻爆,满院子结冰。冷的时候没暖气,他用纸壳铺在衣服里面,穿衣睡觉。

  第二年,他演了5部戏,加起来才10天。为蹭酒店,他把一天的戏拖成了4天。整整十年里,他四处跑戏,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被拒绝。

  2009年之前,张颂文演过《乘龙快婿》和《杨贵妃秘史》,但没得到任何关注。搬到郊区那年,他冒着大雪驱车六十多公里,才见到陈嘉上一面,拦下导演自我介绍,最后在《精武风云》里拿到一个没名字的角色。后来陈嘉上拍《四大名捕》又找到他,让他在里面演了两场戏。

  为了演戏机会,张颂文都是曲线救业。宁浩找他做演员辅导,他就找宁浩在《黄金大劫案》里蹭戏。他很多戏,就是这么“求”来的。

  最惨的日子,他面过300个剧组。有一次,一个副导演约他,让他3点出门,结果改到1点,他连忙出门,还是晚了。再次找他时,他早上8点就到了附近宾馆等着。后来有点人脉了,急需用钱,他只能接一些很傻的戏。

  直到2017年《西小河的夏天》,张颂文的演技才受到关注,然后2019年《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他又多被注意了一点。最后《隐秘的角落》火爆,张颂文的演技,才引起广泛讨论,被观众视为宝藏演员。如果没有《隐秘》这部网络神剧的出圈,张颂文大概率还得做个默默无闻的绿配。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需要人设的时代,在这个需要话题的时代,张颂文成功成为了一个值得被讨论的对象,自带“话题性流量”,否则也只能和周一围一样,靠上综艺节目来证明自己的演技。

  《我是演说家》舞台上,去过一个叫党浩予的人。最早他不叫党浩予,叫党昊。后来找大师测字,说他命中火大,就改名叫党浩,用水冲一冲,后来还是不行,就改名党浩瀚。再后来,又给改成了党浩予。

  党昊测字改名,是因为他有个著名的“老党定律”。中戏96级毕业后,从2004年算起,他所有出演的电视剧,一连7个,都没播出。而他拒绝的《蜗居》《老大的幸福》顺利播出,还都特别火。

  党昊是保送进96中戏的。曾是班上耀眼的明星,一个爱喝酒的愤怒青年。毕业大戏他演《费加罗的婚礼》里的酒鬼,老师觉得跟李保田的版本比起来也不逊色。结果毕业后,他没去考国家话剧院,去北京舞蹈学院做了老师。愤愤不平的他对学校体制看不惯,又辞职成为了一名北漂。

  那之后,党昊就过上了捉襟见肘的日子,最穷的时候,身上只有三块钱。为了吃饱饭,跟朋友撒娇。窘迫之际,党昊曾问一个养猪场老板借了几千块钱,买了个自行车,准备骑行去西藏“赴死”。为了改善自己的境遇,党昊曾住进山里写了个十五分钟的短剧《妈妈》。过了三年,没人投钱。那年八月十五,他没钱不敢回家,他哥找上门来,党昊嚎啕大哭说:

  后来,党昊演的《绝地逢生》《镖门》播出了。但他没能成为和同学一样的明星,依然是个没什么名气的演员。当年易立竞采访他,他说自己要想发言权,想要把自己的声音传出去,想要“得到”,才能“放下”。

  当初96明星班里,吴国华是唯一一个离开北京的。上学时,吴国华就对自己是否适合演戏有所怀疑。毕业大戏,他主动放弃了费加罗。此后,他报考国家话剧院、人艺和青艺,都没考上。全班最后一次聚会时,他心情低落。因为南京艺术学院来招人,他最终选择了去往那个陌生的城市。

  虽然渴望舞台,但在南京没有机会。他白天上课,夜里把自己灌醉。2004年,在北漂和结婚二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贷款买房,做了普通人。

  两年后,党昊把他推荐给顾长卫,演了《立春》里的周瑜。演戏时,由于对角色理解不同,他跟顾长卫有很多意见相左。后来电影入围罗马电影节,他可以一起去,但需要10万自费。他最终放弃了。

  这次出演,撩动了吴国华的心。他也考虑过要不要离开讲台。北京某文工团的人找过他,说给20万,可以想办法把他弄进去。吴国华差点动摇,后来被朋友给劝下了。他带着学生编的小品《表扬》《特种兵轶事》拿过很多大学生文艺展演的奖,南京艺术学院的网站里,还有文章提及此事。

  2015年后,吴国华在一些剧里跑小角色。《心理罪》和《大江大河》里面都有他的身影。但是知道他叫吴国华的观众,并不多。

  “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曾想改变世界,现在慢慢觉得,活着嘛,得有一个正常的生活轨迹。也曾经难过,也曾经不甘心,为什么别人可以演戏,我不行。可能这就是命运吧,命运就是这么安排的。”

  云南省话的王砚辉,当年被送去北影进修。他在北京漂了几年,终于因为无法适应回到云南,成了一个低调的话剧演员。

  没想到后来曹保平拍《光荣的愤怒》到云南挑演员,挑他演了大反派。此后《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都有他。尤其是《烈日》里客串一个变态杀人犯,纯粹临时叫过去帮忙的,却因此火出了圈。

  去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北影2012级的蒋龙演了个《最后一课》。讲的是学表演的毕业后找不到戏演,只能去演密室逃脱里的NPC。这不是段子,而是蒋龙自己去玩密室时的真实遭遇。他的师妹,也有干这个的。

  大学四年里,蒋龙是“声台形表”四门的课代表,成绩雄踞第一,毕业大戏是男一号。但是一毕业,他就遭遇巨大困境。面试无数剧组,不是觉得他不够帅,就是觉得他不够高。碍于自身条件和行业风气,他要花很多心思去试镜,才能进入剧组,演一个不受关注的戏里的一个不受关注的角色。

  尽管演过《全职高手》《扶摇》这些话题剧,《喜剧大赛》之前,也没谁知道他。参加《喜剧大赛》前,蒋龙为了给自己创造机会,让自己被更多人知道,去过《奇葩说》报名过《乐队的夏天》,都被淘汰了。

  而这都是好的,他的很多同学,要么是去教艺考了,要么是离开这个行业了。这些“腰部演员”,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能靠理想硬撑。同样参赛的叶浏去节目之前,正考虑转行,孙天宇最惨的时候,银行卡里只有六块一毛钱。

  如果没有足够的机会和经济支撑,许多“腰部演员”都会转行,永远成不了一名真正的表演者。别说角色,他们连试镜的心力都被磨没了。

  罗翔老师不止一次教育过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剧本,我们这一生,只能努力演好自己。另一位搞手机的罗老师也说过,人这一生啊,能让你自己能决定的事,其实是很少的……诸位看过上面这些不同演员不同的职业生涯,一定能明白这两位罗老师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影视圈这个名利场里,在漫漫表演长路上,有的演员一出来就是高光时刻,20来岁封帝,30岁转型导演,拍出全球十大佳片,有的演员20多岁就误打误撞做偶像,每次转型都成功,一直占据一线,有的演员演了十几年,戏红人不红,不被关注,有的演员演了十几年,没人知道他是谁…

  有的人红过了,但也仅限一次,从此寂寂无名,有的红过了,但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直红,最后还得上综艺,而有的,十年来跑龙套,更有的,拍了戏也播不了,或者干脆没戏演,慢慢失落,最终转行。

  姜文能投上千万给《太阳照常升起》,拍完《让子弹飞》给杨受成发800万的红包,黄磊能和何炅开好几家公司搞综艺和话剧,廖凡王景春当年拍一部戏,钱就以万论单位。赵燕国彰还能砸几百万做导演,囤下北京两套房产,而周一围就必须接烂剧赚奶粉钱,张颂文连老家韶关的房子都买不起,那就更别提一直在朋友家蹭饭的党昊和存款几块钱的孙天宇们了…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后一集,沈腾去做嘉宾,颁奖完毕,叫到了一个叫东靖川的人。他们一个是两百亿影帝,一个是节目里被淘汰了的选手。

  必须声明的是,我在这里,无意于用“红与不红”“赚多少钱”这些世俗标准来评判沈腾与东靖川两个人谁更成功、谁更高尚、谁更牛逼。我只是想呼应前面列举的那些演艺圈人物,揭示出一点,那就是:

  人生就是这么残酷,囿于出身、天赋、才华、机遇、性情、运势、时代背景、行业风气、能不能遇到贵人这些条件,虽然都是北影、中戏、上戏三所院校毕业的,在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在同样热望的驱使中,有人一出来就巅峰,一巅几十年,永远是一线,有人却怎么演都红不起来,不被记住,更有人十几年都在没戏演的痛苦中挣扎,还有人,干脆放弃了表演。

方言小品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方言小品:

  • 下一个方言小品: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方言大全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