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方言大全网 >> 方言笑话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普通方言笑话 “干啥?偷袭我呢?”…
普通方言笑话 2017江苏公务员考试申…
普通方言笑话 留住方言里那一丝乡愁
普通方言笑话 本地闲话“出圈”了?…
普通方言笑话 幽默笑话:过年朋友请…
普通方言笑话 解忧杂货铺:20个幽默…
普通方言笑话 玩笑幽默风趣句子(风…
普通方言笑话 最幽默笑话:男女有别
普通方言笑话 猜字谜日记(猜字谜日…
普通方言笑话 我最喜欢的动物的英语…
普通方言笑话 高级英语学习-高一英语…
普通方言笑话 40本日记、80万字记录…
普通方言笑话 游戏夜读 2020周记(3…
普通方言笑话 厉害了!妈妈14年为儿…
普通方言笑话 住村日记
普通方言笑话 20217月12日新闻日记(…
普通方言笑话 【作文500字】作文500…
普通方言笑话 二年级的日记50字精选…
普通方言笑话 幽默小笑话:竹林太大…
普通方言笑话 超级搞笑的幽默笑线则…
普通方言笑话 24个超级幽默搞笑笑话…
普通方言笑话 尴尬冷到极致是爆笑 超…
普通方言笑话 爆笑经典糗事搞笑冷笑…
普通方言笑话 读书笔记50字摘抄
普通方言笑话 合肥老人70岁生日前15…
普通方言笑话 第13天读书笔记--寻找…
普通方言笑话 二月兰德读后感五十字
普通方言笑话 读书笔记30岁男人的分…
普通方言笑话 搞笑段子5则:能看懂最…
普通方言笑话 搞笑段子四十
普通方言笑话 幽默酷冷笑线个搞笑搞…
普通方言笑话 13个神转折的搞笑段子…
普通方言笑话 搞笑段子段子:聊天回…
普通方言笑话 散文美文摘抄
普通方言笑话 2022年最新幽默笑话段…
普通方言笑话 每日一笑最新幽默笑话…
普通方言笑话 周一份最新幽默笑话段…
普通方言笑话 最新爆笑段子集锦幽默…
普通方言笑话 鄱阳湖、洞庭湖接连“…
普通方言笑话 重庆怒剪婚纱事件再反…
  “干啥?偷袭我呢?” 谁也逃不过东北人的同化           ★★★
“干啥?偷袭我呢?” 谁也逃不过东北人的同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9 19:17:38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2季里,哪怕是高冷的吸血鬼德古拉傲天,遇到铁岭刘波(ber~)后,也不知不觉被带偏,变身东北德古拉,顺嘴就是“干啥?偷袭我呢?”

  德古拉傲天还记得那个刘波(ber~)刘海留疤吗?|@一年一度喜剧大赛/weibo

  连吸血鬼都避不开东北话的魔力,更别说宿舍里一个东北人带出一群东北口音的舍友了,谁都逃不过东北人的同化!

  口音被带跑其实很常见。有位教对外汉语的老师一直跟我吐槽,跟学生用汉语对话半小时后,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说起乱七八糟的歪果仁普通话。实验表明这种现象不是偶发的个案,在短期情境中(时长从几秒到几小时),成年人在社会交往时确实会发生口音改变,语言特点、社会因素和个人差异对此皆有贡献。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也见过这种情况,每个爱看综艺的人,可能都曾经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离奇地染上过台湾腔。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放在长期条件下考察时,人的口音似乎又是相对稳定的。有一个研究曾经调查了长居澳洲的6名美国人,发现其中5个人在研究涉及的6个语音学变量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但长期口音改变的极端案例也同样存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从更“贵族”的牛津腔逐渐转向了伦敦腔。美国人麦当娜搬到英国之后,也出现了时有时无的夸张英国口音,每次一讲话都要被小报连环吐槽。

  撇开“口音代表身份”不谈,这里出现了一个语言问题:我们知道口音会变,但它到底是怎么变的?短期的社会互动经常会影响人们的口音,这些改变是会随着时间日益稳固或影响到人们整个发音系统的结构,还是说,成年人的口音拥有某种顽强的力量,即使每天都在被其他口音带着乱跑,仍能几十年不改乡音?

  要回答这些问题,语言学家需要做一些中长期的观察,来收集人们口音变化的数据。但这是个很难研究的主题——首先,你没法把一群不同背景、不同口音的人关在一起好几个月,控制他们能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强制他们每天不停地互相讲话,还录下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且不说伦理委员会能否通过如此变态的项目,光是想想被试要为之付出的巨大成本,靠语言学者们的小杯蛋糕和打折券那点预算也招不到人啊。

  不过,机智的语言学家可以在真实社会中找到自然出现的场景进行研究,真人秀有时候就是个得天独厚的舞台,他们把目光转向英国老牌真人秀《老大哥》(Big Brother)。

  在这个节目里,参赛者将和许多陌生室友同住在一个满布摄像机和拾音器的房间里,不能带手机、电脑,也不能外出。每个人都要全力刺探别人的秘密,时常面临提名淘汰,还要不时完成“老大哥”布置的离奇任务。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赢得节目提供的巨额奖金。

  Michael第一次向老大哥描述自己对室友的印象。图片来源|《老大哥》第九季视频截图

  娱乐目的、规则设计、社会关注和终极大奖,自然地控制了许多社会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无法控制的变量。虽然暴露在镜头与麦克风前的人们几乎不可能作出自然行动,也没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精密实验设计,不过对于语音研究来说,《老大哥》已经满足了不少实验条件。

  有封闭环境,有大量人际互动,还有完整的视频记录能够提供以天为单位的变化数据,而且这一季中还有来自其他英语和非英语国家的成员,口音之多样令人眼花缭乱。

  《老大哥》第九季的选手们。不过这季风评不佳,甚至有媒体认为这是最无聊的一季。研究者辛苦了……图片来源|/p>

  根据参赛者在“日记室”的片段和独白,研究者整理出其中12名参赛者约14.5小时的语音资料。接下去的工作繁琐而细致,包括从上千段剪辑中整理标注出各种能表明每个人发音区别的语音学变量值,并作统计分析。

  比如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量叫做VOT(Voice Onset Time),即嗓音起始时间。当人们发出辅音时,气流会在口腔里遇到阻碍,比如嘴唇紧闭或者用舌头抵住上颚。从阻碍放开到声带振动之间经过的时长就是VOT,这个数值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区别发音差异。这其中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复杂,包括编写程序做机器识别,以及手动整理上万个标注等。

  这些工作最终成为一篇53页的论文,于2017年9月发表在语言学权威期刊《语言》(Language)上。

  这张图呈现了每个人发出特定元音时的共振峰估计范围,并且用国际音标标出了相应发音。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人对同一个词的发音差异之大。如果这还不够直观的话,咬紧牙关看完一集生肉的作者表示:同时分辨这么多口音,感到自己的认知受到了蹂躏,并且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油然产生了一丝爱意。图片来源|文献[1]

  最终的数据结果显示,其实大多数选手的口音每天都有点变化,而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只有不到一半的选手口音发生了相对稳定的变化。有趣的是,这就意味着,此前研究发现的口音短时间多变与长期稳定现象并不矛盾:在几个月的水平上来看,人们同时表现出了短期口音的可塑性和长期的相对稳定。

  口音趋同的机制和社会互动的关系似乎也颇不简单。过去,像布龙菲尔德那样的著名语言学家曾假设,一个小团体内的对话越多,人们的口音就会越相近。但真人秀选手们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口音趋同,至少到这一季结束时,这些关在一起三个月的人并没有都变成同一种口音。唯一的例外是一对节目中产生的情侣Luke和Rebecca,他们分别来自北英格兰和英格兰中西部。他们在第37天互相告白,研究者发现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他们的互动越来越多,口音也日益向对方靠拢。

  对此,研究者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也许仅仅是对话并不足以改变人们的口音,人们还需要更强的社会联系或更多亲密感;也可能,这些参加者因为知道自己时刻在被人观察着,所以有意识地控制了自己的口音来保持人设。

  根据研究结果,口音在中长期的变化原因和短期是一致的。语言本身的发音特点是一个因素:说某些语言的人特别容易被某类发音方式带跑,比如英语使用者容易把清塞音(如p,t等发音)的VOT变长而不是变短。(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台湾普通话对有些方言地区的人来说特别魔性。)此外,社会因素(比如对对方的看法和彼此的关系)也会影响人们的口音是否会与他人趋同。在这个研究中,相爱的两个人的口音就趋向于融合。最后,研究者综合了多个变量计算出了每个人口音可塑性的得分,发现个人差异相当明显,人们的口音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自身的特点影响,包括性别、年龄、认知风格等。

  一个终极问题:如果把汉语口音界的两大柱石东北人和台湾人关在一起几个月,他们会生成最强口音吗?

  根据这个研究,如果他们本来就有很强的口音可塑性,性格讨喜并且还深深地相爱了——还得看他们的发音方式本身是否容易互相转化。

  放个假设,德古拉傲天的口音立即被带偏,可能是本身就有很强的口音可塑性,性格讨喜,和刘波关系好(那可是少爷啊!),并且他的发音方式本身容易向东北话转化|@一年一度喜剧大赛/weibo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方言笑话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方言笑话:

  • 下一个方言笑话: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方言大全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